闪电锐评|景区禁捡落叶,环保初心别成“一刀切”枷锁
点击次数:2025-10-11 16:07:34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近日,辽宁本溪老边沟景区的一则“禁止采摘枫叶、手持枫叶,捡的也不行”的广播提醒,引发热议。面对质疑,景区回应称该规定由来已久,旨在保护自然环境。禁止采摘枫叶的初衷不难理解,但连地上已然飘落的枫叶都禁止触碰,这份“硬核环保”却让不少游客困惑:捡片落叶拍照,真的会伤了生态?
环保是景区的生命线,这份守护初心值得肯定。深秋的老边沟,漫山枫叶是核心景致,若游客肆意采摘,枝头红叶被折、树木遭损,不仅破坏景观完整性,更会影响生态平衡。从这一角度看,景区禁止采摘的规定,是对自然馈赠的珍视,也是对游客行为的必要引导。而“捡落叶也不行”的延伸规定,却明显偏离了环保的初衷,走向了“一刀切”的极端。
落叶归根是自然循环的一环,能为土壤提供养分,可景区并非封闭的原始森林,为保障游览安全与环境整洁,工作人员本就会定期清理林间落叶。游客捡几片落叶拍照,大多不会带出景区,更不会对生态循环造成实质损害。上述规定非但没能精准守护生态,反而成了割裂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屏障。
“禁捡落叶”的争议,折射出部分景区在生态保护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失衡。景区的核心价值,显然不是将自然圈起来仅供远观,而是在守护生态的前提下,让游客走进自然、触摸自然、感受自然。试想,游客捡起一片落叶,指尖触碰叶脉的纹理,目光定格红叶的绚烂,而后轻轻将其放回林间——这份与自然的亲密接触,远比生硬的“禁止令”更能催生真切的环保意识。反之,若景区以强制约束将游客与自然彻底隔绝,看似守住了“每一片落叶”,实则可能让游客失去对自然的共情,甚至滋生对环保规定的抵触情绪,得不偿失。
景区管理的智慧,不在“一禁了之”,而在疏堵结合。以老边沟景区为例,完全可以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式,一方面划定生态核心区与休闲互动区,在植被脆弱、景观关键的区域严令禁止采摘、捡拾,在步道周边、观景平台附近划定可捡拾落叶区,满足游客拍照留念的需求;另一方面,通过广播、指示牌、志愿者引导等方式,传递“欣赏不带走、触碰不破坏”的理念,让环保规定多些人情味,少些强制感。
景区的管理也该多些温度。别让“禁捡落叶”的规定,成为挡住游客与自然亲近的枷锁。真正的生态保护不是将人与自然对立,而是让每一个走进景区的人,都能在触摸自然之美的过程中,自发成为这份美好的守护者。如此,红枫常红,游客常来,景区的生态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赢。